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社論/效法榮民典範 再創人生顛峰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今(一○五)年十月三十一日是第三十八屆榮民節,十一月一日是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六十二週年的日子,李翔宙主任委員於十月二十八日慶祝大會中特別頒發「榮光專業獎章」、獎狀、獎金表揚十位榮民大愛代表,及二十位榮民楷模績優典範,藉以表彰大愛榮民、榮民楷模。這些獲獎者不僅展現人性光輝的一面,也彰顯榮民對國家社會的貢獻,更足以作為後進榮民和第二類退除役官兵的表率,在如此優良典範傳承的激勵下,榮民無私大愛必將持續溫暖臺灣社會。
 法國哲學家馬利·居友(Jean-Marie Guyau)曾說:「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同情、很多的愛心,比維持我們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。我們應該把它分散給別人,這就是『生命開花』。」以「生命開花」形容樂於行善的人極為貼切,他們的善行不正像盛開的花朵一般,以其綻放的芬芳與美麗,讓他人分享生命的光輝。而就「生命開花」這個角度來看,古今中外樂於行善,願意助弱的人,都擁有「犧牲享受,享受犧牲」的大愛精神;諸如樂於捐款慈善公益事業的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(Andrew Carnegie)就曾說過:「富有著死去的人,死得可恥。」還有在幾年前把畢生積蓄捐給臺南兩所學校的李希文老榮民也說:「自己孑然一身,金錢對我來說只是身外之物,應該用在更有用的地方;而教育非常重要,才會把錢都捐給學校。」可見,「生命開花」確實可以點燃光明,帶來希望,更是「己立立人,己達達人」人文價值的真實體現。
 榮民是「生命開花」具體實踐者,在國家發展不同的階段,他們用生命承擔起保衛國家、建設國家的使命與責任。當國家處於危難之際,榮民受命不辭,用生命捍衛國家安全,不僅贏得對日抗戰勝利,在保衛臺灣的歷程中,更先後在古寧頭、八二三、九二臺海、大二膽,及登步島等戰役中擊退來犯共軍,使臺灣於風雨飄搖之時,得以持續生存發展。在他們解甲後,更積極投身於中部東西橫貫公路、臺中港、中山高速公路、曾文水庫等重大建設,為臺灣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,進而開創了舉世稱羨的「臺灣奇蹟」。而新一代青壯榮民也在社會各個角落中默默付出,扮演穩定國家、社會的角色。
 尤其令人感動的是,資深榮民一生為國辛勞,晚年自當接受國家照顧,頤養天年,但是他們對於生命的熱情卻絲毫未減。多年來,他們持續公益、關懷社會,或省吃儉用,把平日的積蓄捐助社會弱勢;或擔任志工,扶助需要幫助的人,讓處於困頓者感受到社會的溫暖。此外,我們也看到青壯榮民在閒暇之餘到各地榮家展現才藝,或舉辦藝文活動,為榮民知性與精神生活提供服務;更有些創業有成的榮民前輩,以實際行動輔導後進就業技能或提供就業機會,這些都是「榮民大愛代表」、「楷模」等獲獎原因。另外,蔡英文總統也在榮民節前夕接見了「榮民楷模」與「海外榮光會代表」,以表彰他們對國家、社會的貢獻。
 由於「募兵制」是當前國家施政重點,因此,青壯年榮民及第二類退除役官兵人數勢將日益增加,並逐漸成為輔導會服務的重要對象;為使他們得到適切輔導與照顧,輔導會特別增加編列預算,強化就學就業輔導,除了在他們退伍三個月前即舉辦權益說明會外,並邀請成功人士分享成功經驗,同時提供就業諮詢,也和知名大學和企業簽約合作,協助取得學歷和證照,以便於退伍後順利就業。而在輔導會精心規劃各類就學就業措施的輔導下,再加上軍旅生涯中所養成軍人一貫的忠誠、負責精神,相信所有榮民弟兄及第二類退除役官兵不僅能順利就業(學),更能贏得企業主的重視。
 總之,我榮民袍澤及第二類退除役官兵雖已脫下軍裝重返社會,但期望每位袍澤都能以獲獎的「榮民大愛代表」,及「榮民楷模」為典範,在社會各個角落盡己之力,持續為國家奉獻心力,以傳承榮民前輩所塑造之優良傳統,再創人生的顛峰。(點閱次數:688)